提高大学思政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路径探讨

发表时间:2021/1/13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27期   作者:张喜云
[导读] 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
        张喜云
        焦作大学  
        摘要: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的重要使命,是高素质人才成长的摇篮。大学思政理论课作为一门基础课程,发挥着培育大学生“三观”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功能,面对思政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逐步弱化的现实,加强大学思政理论课实践创新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结合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发展现状,从学生认知、教学内容及模式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提炼出当前思政理论课存在的显著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的提升路径,以推动思政理论课教学质效的提升。
        关键词:大学思政理论课;吸引力;感染力;提升路径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意见中明确强调要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吸引力、说服力、感染力。高校作为高素质人才的培育基地,对社会人才供给产生着直接影响。高校思政工作开展质量优劣,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才的素养,因此必须发挥其思政工作效能,增强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让大学生得到滋养与浸润,切实保证思政理论课的实际效果。但受诸多因素的掣肘,高校思政理论课开展并非一帆风顺,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成为最显著特征[1]。据此,高校更应当注重对思政理论课研究,结合新时代思政教育形势,不断为高校思政理论课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一、当前高校思政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现状
        (一)学生主观认知方面
        不可否认,大学生属于学校教育的主体,更是思政理论课服务的对象,对教学目标任务的达成具有直接影响。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持续演进,为大学生提供了诸多信息渠道选择,接受信息的方式也产生了显著改变。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与影响,学生的主观认知也产生了改变,他们更愿意以自主的方式接收信息,且倾向于热点、娱乐、刺激等内容,而对于传统思政理论课逐步丧失兴趣,甚至产生着一定的抵触情绪。另外,在如今网络信息复杂、冗余的环境中,学生理想信念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偏移,注重个人喜好与认知偏见,导致大学生思想弱化,缺少必要的抵御能力和鉴别能力,因而使思政理论课教育的实施遇到了瓶颈,无法真正实现全纬度地渗透。
        (二)思政教学内容方面
        本质上看,思政理论课大多以理论传导为主,包换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等,同时也涉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等。而这些内容所涉及的内容相对抽象,且偏向于宏观理论方向,对于偏爱于现代多元文化的大学生而言,稍显沉闷和单调,难以真正渗透于学生的内心。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更多的创新理论被融入其中,但从大学思政课程的革新速度看,仍然缺乏一定的拓展性和开放性,无法有效适应新时代背景下的思政发展格局,导致思政教学内容发展滞后,吸引力和感染力难以生成,无形之中降低了学生的兴趣。
        (三)教学模式应用方面
        面对新时代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新形势,提倡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应用更多先进教育理念、方法,以适合新时期的教学要求。但由于传统教育模式根深蒂固,短期内难以得到扭转和改善,导致“注入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层次,也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此同时,在生本课堂构建上,同样无法做到回归与创新,学生在思政理论课中兴趣不高、参与性不强、互动性不好,最终弱化了思政理论课的体验,难以引起学生思维上的共鸣。
        二、提高大学思政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面临的困境
        (一)教学难度与日俱增
        众所周知,思政理论课所蕴含的政治性是显而易见的,但由于时代变革下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导致在思政理论传导中极易产生异化,受到源于外部的不和谐之音干扰,这使得大学思政理论课的地位不升反降,严重影响着思政理论课政治性的彰显。事实上,自2006年以来,全国高校便已经开始将了思政理论课教育布局,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4门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程,以奠定思政理论课发展的基础。但由于思政理论课所涉及的范围较广,其中包括了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历史学及哲学等学科,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由于思政理论课本身存在的抽象性、复杂性与系统性特征,加上与现代多元化意识形态之间的碰撞,使思政理论课面临着诸多的局限,而如果不能有效地实现转变,将很难达到新的突破与创新,更难以驾驭日益变化的学生思维。一旦被禁锢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之中,必然将导致整个教学质量的弱化,如根据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当前大学生思想观念复杂多元,对思政理论课两耳不闻,仅有41%的学生表示比较感兴趣,而不太感兴趣的比例高达59%,在教学模式的认同感调查中,则有约34%的学生对当前的教学方式不够认同,认为理论讲解贯穿于整个过程,缺乏必要的实践项目,难以满足以内的需求,因此导致吸引力和感染力的大幅下降。
        (二)教学模式按部就班
        当今世界正面临着巨大变局,以西方传统强国为代表的阵营,试图借道意识形态影响我国发展,而大学作为人才培育的核心平台,更是意识形态斗争的前沿阵地,因此要求大学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应活化思政理论课的形式与理念,从而赋予其更多的优势与特点,使思政理论课得到广泛地接纳与吸收,使之为大学生的“三观”塑造而服务[2]。从长期的实践教育成果来看,随着高校教育改革进程的推进,在实践中也总结出了诸多的教学方法,甚至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教学技术也被应用其中,但从宏观的教育视角看,受传统教育思维与模式的影响,其理念创新与技术应用均处于较为浅显的阶段,尚未真正深入的加以创新和实践。比如“注入式”、“灌输式”的课堂教学模式仍屡见不鲜,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发展的层次,也难以达到新时代所要求的教学高度。另外,由于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要求不相适应,其掌握的理论存在滞后性,因而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中比较吃力,往往以照本宣科代替教学研究,以抽象理论的说教代替实践探索的过程,使思政理论课更多的沦为空话、大话、套话的课堂,不仅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消耗大学生对了解思政知识的兴趣。也有的教学方式创新中,过度依赖于“大数据”、“多媒体”,虽然迎合了学生的认知兴趣,但却缺少了对理论本身的契合,缺乏与学生之间的真情交流,导致教学效果的固化、弱化与同化,使思政理论课缺乏灵动性和生命力,导致理论与实际难以统一的教学窘境。
        (三)教学主体定位欠妥
        互动性与引导性是大学思政理论课的主旨和要求,基于互联网信息时代之下的大学生,所面临的诱惑与挑战不断增加,并且在思维意识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蚀,导致其心理及道德弱化。根据部分研究成果显示,部分学生长期沉浸于网络虚拟世界,并从虚拟世界之中寻求心理成功,而在现实世界中则缺乏自信,由此形成巨大的反差,人格塑造严重脱离了实际社会,如此种种现象的显然也是对教育的挑战。为应对这种“精神鸦片”的侵蚀与裹挟,思政理论课更需要发挥出引领特性,帮助学生回归现实发展的正途。但从当前教学主体的定位上看,以生为本的理念发展仍显滞后,特别是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性与引导性不足,教师与学生之前的交流受到严重局限,仅呈现为“课堂伙伴”的格局,无法真正贯穿于学生的生活。因此,基于现代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创立“双主体”教育模式,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互动和参与,以优化教学结构和丰富教学场景,克服传统教学中存在的理论缺陷问题,适应新环境下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现实需求,同时要实现本质上的提升与优化,通过互动与引导之间的统一,解决好教学中吸引力与感染力间的矛盾。


        二、提高大学思政理论课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路径
        (一)厘清核心,丰富思政理论课精神内涵
        高校思政理论课应以马克思主义为主线,这也是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的一贯要求。在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明确,高等学校在思政理论课教育中,积极发挥着思政教育主渠道作用。因此,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实践而言,要想真正实现教育质效的突破,必须帮助学生认识思政理论课的本质与精神内涵,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强化师生对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解,契合于国家发展的新战略、新使命、新任务,始终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讲述国家发展历程,讲好中国成长故事,通过精神教育的拓展与深化,使思政理论课更具说服力,进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吸引力和感染力,为提供思政理论课延伸创造条件。另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到:“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因而要帮助学生树立成才先做人的理念,即在思政理论课学习中,应当注重德行与品德的提升,而才华仅仅是德行的辅助因素,从源头上端正和更新学生认知,真正理解与接纳思政理论课,这也是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回归。
        (二)主动求变,注重教学模式持续性提升
        大学思政理论课教学实践中,应改变传统“教”与“学”之间的长期矛盾,使教学模式创新成为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永恒主题。一方面,高校思政理论课应依据事实,认清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坚决破除传统教学思维的束缚,让思政理论课不再是教师唱“独角戏”,而是为学生搭建思政交流平台,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使课堂教学模式由“单纯说教”向“双向互动”转变,真正还课于生。另一方面,在思政理论课教学过程中,要充分立足于教学模式的创新,融入更先进的教学思维,如采取讨论、演讲、提问、辩论等方式,改变思政理论课的固有面貌,塑造出具有高质量、创新性的思政课堂。针对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的特点和问题,要充分结合实际予以转变,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自主性,既要尊重其个性化的思维,也要开展灵动、多元的教学活动,活化思政理论课的教学氛围。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加强对和谐社会、正能量等内容融入,为学生提供别具一格的教学元素,全面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还要充分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契合学生的阅读学习习惯,将课程内容与网络实现并联,建立课程交流信息平台,完成对学生碎片时间的整合,实现课内与课外的教育衔接,更加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学生对思政理论课的体验,从而在提升教学效果的同时,提振学习信心,并通过丰富内容的推送,让其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以生为本,紧贴思政教学重难点问题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生是教学的本质。在大学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践中,必须突出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正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融入与时俱进的人文教育观,紧扣“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主题,充分阐述全新的教育主旨与深刻内涵,重塑学生的课堂地位。特别是在思想理论课教学改革进程中,要实现吸引力、感染力的全方位提升,必然要抓住学生存在的根本性问题,从打造学生正确“三观”为核心,让学生能够全身心融入思政教育,达到乐于学习,终身受益的目的[3]。事实上,通过对学生思维的有效引导,也极大地推动了思政理论课中重难点问题的梳理与解决,利用寻重点、找难点、抓疑点的方式,将思政理论课中难以“消化”的问题提炼出来,运用多元化地教学手段和方式,逐一进行探讨与解决,使思政理论课不再是毫无目的的“咀嚼”,而是要将其打造为“舌尖上的盛宴”,帮助学生在思政理论课中体验“五味”。比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知上,学生往往存在着诸多困难,对实质性问题掌握不深、不透、不全,导致在学习中无法领会核心要义。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全面释义,作为前无古人的创造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势必会在实践中面临众多新情况、新问题,并依托“是什么”到“为什么”,最后再到“怎么办”的顺序,简明扼要地为学生讲解,同时结合国家发展实例予以论证,真正触及学生的现实兴趣和家国情感。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理论课必须顺势而为,积极提升思政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加强思想阵地建设,同时严格规范教学管理,使管理与建设兼顾,质量与效果并重,切实提升高校思政理论课开展水平,不断为当代大学生提供思想滋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适应未来我国人才发展战略,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持续发展。除此以外,高校在思政理论课课程建设领域,更需要融合国情、社情、民情,深入浅出地结合实例开展教学创新,将原本单纯的理论现实化、重点理论简单化、抽象理论具象化,通过对教学模式的深刻转化,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赋予大学思政理论课更大引申魅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文献选编(1978--2014)[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5.
        [2]佚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02-28(1).
        [3]习近平.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理论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take the important mission of talent training .And they are the cradle of the growth of high-quality talents. As a basic cours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of university plays the main channel and the main position function of cultivating college students'" three views ". In the face of the reality that the attraction and appeal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are gradually weakened, it is imperative to strengthen the practical innovation of the university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combines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students' cognition, teaching content and application of models, to extract the outstanding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curren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to put forward targeted promotion path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qua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teaching.
        
        作者简介:张喜云,女,汉族,1975年2月出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历史文化研究;籍贯:河南许昌;学历:硕士研究生;职称:高校讲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